名享清代艺坛的名家吴廷颺乃江苏扬州人,其字熙载,号譲之、攘之、晚学居士、方竹丈人等,知天命年后以字行世。其先祖世居江宁,自祖父开始游寓扬州,父亲是位吴明煌。吴熙载自幼酷爱书画与金石,曾为诸生,一生笔耕不辍,在我国明清书法篆刻史上占有一席比较重要的地位。
吴熙载在艺事方面近学包世臣、邓石如等书法金石名师,远绍上古秦汉艺风,书法各体俱能,尤以篆书成就最大,对近代以来吴大澂、赵之谦、吴昌硕、黄牧甫等名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。民国徐珂《清稗类钞》尝载:“譲之多艺,刻印第一,次画花卉,次画山水,次篆书,次分书,次行楷。”书画篆刻大家吴昌硕也在《〈吴让之印谱〉跋》中赞誉:“譲翁平生固服膺完白,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,故刀法圆转,无纤曼之气,气象骏迈,质而不滞。余尝语人: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譲翁。”民国赵尔巽等《清史稿》有记,并称吴熙载“为诸生,博学多能”……
这幅《唐代刘禹锡金陵五题诗意图》纸本设色扇面,就是吴熙载馈赠友人“从周”先生的一件山水画小品佳作。
悉心品味清代吴熙载的这幅作品,但见六朝古都金陵城西遗迹石头山,宛若猛虎蹲踞在画面的左侧,一位文士独临山畔,俯瞰浩荡大江奔流东去,不禁沉浸在激烈的思绪中;岸边芦苇随风摇曳,江上鸥鸟展翅飞翔,一只帆舟静静地驶过石头山,漂流向浩淼无垠的远方。吴熙载在该扇面右上侧以遒劲洒脱的行楷书体,依次题写了刘禹锡《金陵五题》中的七言绝句《石头城》《乌衣巷》《生公讲堂》《江令宅》:“山围故国周遭在,潮打空城寂寞回。淮水东边旧时月,夜深还过女墙来”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“生公说法鬼神听,身后空堂夜不扃。高坐寂寥尘漠漠,一方明月可中亭”“南朝词臣北朝客,归来唯见秦淮碧。池台竹树三亩馀,至今人道江家宅”。画家接着款识:“从周大兄属书,吴廷颺。”随后又钤有一枚“熙载”阳文印鉴。
纵览唐代刘禹锡的著名诗章《金陵五题》,人们可见其主要是通过典型意象的有机整合,凭借对比、借喻和互衬等表现手法,一方面从内心深处对于时光流转、沧桑变迁等,由衷地对六朝古都金陵发出了内心的深沉喟叹;另一方面则通过目睹六朝繁华消逝的冷寂景象,针对昔日帝王将相们的种种命运,于悲悯感慨中折射出强烈的讽刺意味。
作为清代名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,吴熙载在该图创作中再次穿越了时间的长河,用笔饱蘸深情、苍劲有力,功力老到。画家先以淡墨勾写皴染,复以浅绛等轻敷迭染,再用浓墨点苔提神,进而烘托出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,营造了缅邈深邃的诗画意境,令人心生丰富的联想,思古回味无穷,由此较好地诠释了刘禹锡的《金陵五题》诗意。此作左下侧的山岩、人物等,与右上侧留白处的题笔款识,彼此遥相呼应,保持了整个画面的稳定性。人们由此亦可看出,吴熙载在绘画创作时关于书法、金石中章法布局等技艺的巧妙运用。
尽管这是一件咫尺丹青小品,其中却凝聚着宏阔悠远的历史时空,以近迄远、小中现大,而且诗、书、画、印融为一体,相得益彰,既弥漫着怀旧感伤的情结和气息,又较客观地反映了作者厚重扎实的艺术功底。画家用心中的笔墨演绎唐人诗意图,莫不令观者心中生发思古幽情。
[2020古玩交流会时间表][济南古董古玩交易市场][武汉古玩鉴定官方网站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