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七旬超级学霸:14年寒窗领了3本结业证

发布时间:2021-10-09   来源:未知    
字号:
老年人只会在路边摊下象棋、打麻将?老年人落伍、跟不上时代?这也许是你对广州老年人的误解。
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”,广州的老年人即便在退休之后,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。他们不仅会用电脑软件制作电子相册,还会用会声会影制作H5,甚至有人可以阅读英语原版《哈姆雷特》。很多老人已经在老年大学“寒窗苦读”十多年,依然每天坚持去听课。有人拿了3本结业证书,却依然不想毕业。
老人们告诉记者,他们在老年大学读书如此全情投入,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因为时代的原因错过了太多大好光阴,现在想圆自己的大学梦。
“学霸奶奶”14年“寒窗”拿3本结业证
今年69岁的吴莉莉穿着一件红色上衣,带着墨镜,十分时尚,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了十岁。她的生活方式十分新潮。除了经常都国外旅游外,她还会用会声会影自己制作视频相册,还会制作H5,还会用POHOSHOP、美图秀秀进行P图和图片加工。每周一三五到广州市老干部大学上课,成了她退休生活最大的精神寄托。
▌要把40年前错过的“大学梦”圆了
吴莉莉退休前在广东省百货公司上班。2004年,退休后的第二天,她便来到位于中山七路的广州岭海老年大学。当时她想报考古诗词专业,结果名额满了,于是她先报了中医专业,后来学校的一名老人告诉他,古诗词专业很有意思,于是她便“厚着脸皮”跑去听古诗词课程,刚好一位老年学员去香港去了,于是,吴莉莉便顶了她的位置。
没想到,才听了几堂课,她就迷上了古诗词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2008年,当教授古诗词的那位名教授去世后,吴莉莉又来到位于下塘西路的广州市老干部大学,继续学习古诗词。
“我现在上老年大学的目的跟年轻人不一样,我不是为了拿个学位,而纯粹是兴趣。但更重要的是要圆梦,我想把我过去曾经错过的大学梦圆了。”吴莉莉说,女儿和老伴都非常支持她上老年大学。为此,老伴还主动承担起了接送孙子和给全家做午饭的任务,这让吴莉莉感到很欣慰。
▌14年“寒窗”拿了3本结业证
虽然上的是老年大学,没有功课压力,但吴莉莉还是对上课甘之如饴,不管天晴下雨,风雨寒暑,她从不缺课,也从不迟到。“我们那个年代的人,对学习知识的饥渴程度你们是想象不到的。”
14年“寒窗”,吴莉莉也有了满满的收获,她先后学习了近10个专业的课程,包括声乐、舞蹈、电脑制作、摄影、乐器、书法等,先后拿了3本结业证书。在她书房的纸箱里,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。
吴莉莉说,每次到老年大学,和年龄相仿的同伴在一起交流,尤其是和诗词方面的专家教授讨论诗歌创作心得,让她觉得自己还很年轻,并没有被这个社会淘汰,还和这个社会的脉搏一起跃动。“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,很多人觉得老年僵化、封闭、跟不上时代,但我想告诉大家,广州的老人不是这样的,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,也很愿意学习,活到老,学到老。”
▌写上千首古体诗,不少发在国家刊物上
自从迷上写古体诗之后,吴姨更是“啃”起了古典诗词的大部头,广州读书馆如今可以一次性借阅15本书,她经常去借回很多大部头,经常看书看到深夜。
至今,她还保留着一个习惯,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,凡是在路边想起的好词句,都会第一时间记在小本子上,日积月累,这些词组便成为她写古体诗的灵感来源。虽然是业余写诗,但吴姨对自己的诗歌要求很高,颇有“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”的执着。
迄今为止,她先后写出古诗词上千篇,广州和国家级的不少期刊、报纸上都有刊载她的“大作”。尤其是这些天,吴姨总在抱怨时间不够用,并且到了深夜还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收集资料。老伴经“侦察”发现,原来吴姨准备出一本诗集,将自己这十多年来从事古诗词创作的诗歌都收集在一起。
“学霸爷爷”等了3年才报上名
今年70岁的叶昌汉老人头上只有几根白发,穿着干净整洁的蓝色衬衫,看起来十分精神。
记者见到他时,他刚刚从广州市老年大学晓园路校区上完声乐课回来。每周一三五的上午9点,他都要准时在这里上声乐课。他已经在老年大学学习了11年了。叶老很自豪,他是班上出勤率最高的老人之一。
2007年,广州市老干部大学还是现场预约报名,前两年他都没报上名。直到第三年,他才根据预约的先后顺序,报上了名。“当收到消息说我可以去上老年大学了,真跟当年听说我被大学录取了一样兴奋,太不容易了,简直比现在小孩上幼儿园还难。”叶昌汉笑着说。
他也是后来才跟学校打听到,他所报名的声乐、舞蹈和器乐,是学校最热门的三个专业之一,“一位难求”。当年他所在的声乐班上约有80人,名的却超过300人,淘汰比例达到了4:1,他最终能够报上名,真的算是“幸运儿”。
▌读了11年仍不想毕业
“我老家是农村的,年轻的时候下田干活时就喜欢吼几嗓子,放工了也喜欢哼着小曲回家。所以一直有个唱歌的爱好,后来当了医生后,这个爱好就耽误了。现在总算有个机会把这个爱好捡起来了。”
现在,每周固定到老年大学上课,已经成了融入叶老骨子里的生活习惯。“现在要是哪一次没去,我都会觉得难受。”
身边的同学换了一茬又一茬,叶昌汉在老年大学读了11年依然没有毕业。期间,因为声乐班的名额有限,需要招新,他曾两次被迫“毕业”,但没过多久,他又重新“入学”。同学们也笑称叶昌汉已经成了“博士后”。“主要是习惯了一个老师,就想继续跟着他学,但人家也要招新人,一个萝卜一个坑,你不出去,新人就进不来。”
叶昌汉是声乐丙班的班长,记者对他退休后11年仍风雨无阻坚持到老年大学上课表示赞叹,但他觉得这很平常,他把更多的赞许送给了自己的同学。“我的同学中,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,他每次都是住着双拐来上课。”
▌要把年轻时的遗憾补回来
一位70岁的老人,退休后在老年大学的学习为何还如此“如饥似渴”?原来,这跟叶老年轻时的经历有关。
叶昌汉的老家在清远,十多岁时就到部队当兵。“我家日子苦啊。我是家中老大,小时候吃不饱饭,天天饿肚子,还要下田干活,后来到部队上当兵,吃饭管饱,馒头一顿都能吃十多个。”
后来,文革期间,他因为家庭贫穷,又吃得起苦,就被推荐去了上工农兵大学上了三年大学。叶昌汉的母亲去世得早,从小父亲就教育他,要掌握一门手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。学医无疑是个好选择。而在当时的情况下,他很难全身心投入。“所以,我一直很羡慕现在的大学生,能在大学里度过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。”叶昌汉说,如今在老年大学里学习依然非常卖力,就是想把年轻时的遗憾弥补回来,把那时浪费掉的时光找回来,圆自己一个大学梦。
如今,不仅叶昌汉在老年大学学习得欢实,老伴袁建勤也海珠区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器乐。老两口还经常在家中交流各自在老年大学中学习的特长。
文:广州参考·记者肖欢欢
图:广州参考·记者廖雪明
广州参考·编辑李琳

参考资料
书画知识
书法学习
字画鉴赏
书画资讯